何謂侵占罪?侵占罪會被關嗎?侵占罪為非告訴乃論之罪(俗稱公訴罪),一旦提吿即無法撤告,不僅條款規範多元,刑期也不一樣,如果您想利用提告侵占來奪回財務,建議您先熟悉侵占罪法條,才能省下更多時間。本文為您整列5大侵占罪構成要件,解析侵占罪判例,並帶您了解侵占罪如何告發及侵占罪和解金是多少,幫助您快速掌握侵占罪相關資訊。
根據刑法第335條至338條,當持有他人的物品,但卻想要占為己有或轉移給第三人時,就有可能觸犯「侵占罪」,例如:朋友托人保管汽車,但被託管的人卻將汽車賣給中古車行,就是觸犯侵占罪。而在所有侵占罪中,罰最重且會被關的就是第336條規範的公務公益侵占罪及業務侵占罪,分別可能有以下懲處:
原則上侵占罪需符合5個條件(包含客觀與主觀上),罪責才能成立。
侵占罪需符合主觀跟客觀的條件,雖然規則訂立清楚,但當侵占罪發生當下,仍舊可能產生糾紛,例如:事後分贓的同夥是否也觸犯侵占罪?侵占罪跟背信罪同時成立怎麼辦?以下2大判例,幫助您深入了解何謂侵占罪。
資料來源:全國法規資料庫
雖然侵占罪屬於非告訴乃論,但如果在檢察官起訴前,被告跟告訴人達成和解,例如:金錢賠償並簽好和解書,就可能可以從輕判決或得易科罰金。
而告訴人可以向法院提出民事訴訟,向被告請求賠償後,雙方會開始談判和解金的部分,通常以請求返還物品及賠償物品損失,來作為雙方和解的條件,為避免遇到不合理的和解條件,建議您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,並保持良好態度,讓雙方達到和解的共識。
已經掌握犯罪證據,卻不知道如何告發?以下2個方式,幫助您快速了解提告管道。
侵占罪的定義及條款繁雜,例如:第335條至338條皆與侵占相關,不同的條款刑罰也不盡相同,因此若您需深入了解,推薦您「新保成網路書局」的刑法(陳介中)國考書籍,擁有輔考40年的深厚經驗,為考生搜羅高普考、初考、司特、警特等國考備書。除此之外,也提供完整的國考考科線上課程,包括民法、刑法、公共政策、民事訴訟法等等,幫助您節省複習時間,掌握國考要訣。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